轻型货车、小微型载客汽车安全技术规范
一、轻型货车相关技术要求
(一)轻型货车车辆结构配置应符合以下技术要求:
1.轮胎负荷不大于总质量的 1.4 倍。轮胎名义断面宽度不
超过 7.00in(英制)或者不超过 195mm(公制);后轮采用单
胎的,后轮胎名义断面宽度不超过 265mm(公制)。
2.发动机(柴油)排量:不大于 2.5L(冷藏车不大于 3.0L)。
3.货厢内部宽度:不大于 2100mm(自卸式货车不大于
1800mm)。
(二)轻型货车(不含新能源汽车)载质量利用系数应满足
以下要求:
表 轻型货车载质量系数限值要求
说明:1.本表中总质量、整备质量不包含液压尾板质量;驾驶室乘员质量按 65kg/人
计算。
2.随车起重运输车、平板货车、车厢可卸式汽车按栏板式货车要求执行。
3.对于装有顶盖的自卸汽车的顶盖质量,应计入整备质量;对于随车起重运输
车的起重装置质量,应计入车辆整备质量。
4.厢式货车不包含危险货物运输车及由多用途货车改装的厢式货车;仓栅式货
车包括仓栅结构的养蜂车、畜禽车、桶装垃圾车等运输类汽车
(三)总质量超过 3500kg 的仓栅式轻型货车后部载货车厢
应采用多层仓栅式结构(货厢底板**仓栅顶部**距离小于或
等于 1500mm 除外);层板(指贯穿整体货厢且与车辆货厢底
板平行,物理上将货厢分成一个或多个空间的平面)布置应均
匀、合理、不可拆卸。
(四)自卸式货车后轮应采用单胎结构,车辆总长度应
小于等于 5000mm。
(五)除自卸式货车外,普通栏板式、厢式、仓栅式、平
板式货车不得使用自卸式汽车底盘。
二、小微型载客汽车相关技术要求
(一)车辆驾驶员之后的座椅布置不应为单排单人座椅(车
门位置处不具备设置单排双人座椅或两个并排的单人座椅时除
外)。
(二)小微型载客汽车的车辆长度应小于等于 5500mm。(三)单人座椅的座垫宽应大于或等于 400mm 且小于或等
于 700mm。长条座椅的座垫宽应大于或等于 800mm 且小于
1600mm,按每 400mm 核定 1 人,具体为:座垫宽大于或等于
800mm 且小于 1200mm 时核定 2 人,大于或等于 1200mm(且
小于 1600mm)时核定 3 人。对既可分离、又可组合的同排座
椅,根据产品使用说明书的标注,选择一种座椅状态进行测量。
(四)车辆的**一排座椅不应设置为单个的单人座椅,
设置为两个或三个单人座椅时应沿车辆纵向**平面对称分布;
若**一排座椅设置为在横向上未贯穿乘客区内部空间的长条
座椅,则座椅**右侧与乘客区右侧面(沿车辆前进方向)的横
向距离,对面包车及车辆宽度小于或等于 1680mm 的小微型普
通客车应小于或等于 450mm,对车辆宽度大于 1680mm 的小微
型普通客车应小于或等于 550mm。
(五)车辆的**一排座椅若设置为可折叠/翻转座椅,应
采用座椅靠背折叠放置到座垫上后整体向前(或向后)翻转的
形式;但若按倒数**排座椅测量时行李区的纵向长度仍小于
或等于车长的 30%,**一排座椅的固定型式不受限制,如可
采用座椅靠背折叠放置到座垫上后分别向左、右收起等形式。
倒数**排座椅的纵向位置若可调节,测量行李区的纵向长度
时,将倒数**排座椅调节到可调节范围的中间位置。
(六)车辆仅设置两排座椅时,**排座椅的座椅骨架应
不能被翻转,但座椅靠背可以折叠放置到座椅骨架(或座垫)
上。
3(七)车辆设置有三排及三排以上座椅时,除**一排座
椅外,其他排座椅的座椅骨架应不能被翻转(为方便其他乘客
上下车而特别设计的结构除外),但座椅靠背可以折叠放置到
座椅骨架(或座垫)上。
(八)车辆设置的**排及第三排座椅,如其纵向位置可
以调节,则**排座椅的调节范围应小于或等于 600mm;如果
**排配备豪华座椅(**少配备有脚托、腿托及座椅俯仰调节
等功能)则**排座椅的调节范围可小于或等于 900mm;第三
排及第三排以后的座椅调节范围应小于或等于 400mm。如果按
倒数**排座椅测量时行李区的纵向长度仍小于或等于车长的
30%,**一排座椅的调节范围不受限制。
(九)**排及**排以后的座椅,座间距应小于或等于
1300mm。测量**排座椅的座间距时,**排座椅的纵向位置
若可调节,将**排座椅调节到可调节范围的中间位置。
(十)车辆行李区(车辆车厢内若设有储物柜,应计入行
李区范围测量)纵向长度应小于等于总车长的 30%,其中总长
度大于等于 5000mm 的车辆行李区纵向长度应小于等于
1500mm。行李区的纵向长度测量要求:
1.**一排座椅的纵向位置不可以调节的,座椅应处于正
常使用位置;**一排座椅的纵向位置可以调节的,应将座椅
调节到可调节范围的中间位置(若此时与倒数**排的座间距
不足 600mm,则应调节到座间距为 600mm 的位置),座椅靠
背处于正常使用位置;倒数**排座椅的纵向位置若可调节,
45
应将倒数**排座椅调节到可调节范围的中间位置进行测量。
2.在三个位置(车辆纵向**平面与行李区地板的交线,
以及车辆纵向**平面向左、向右各平移 25%的行李区横向宽
度后的两个平面与行李区地板的交线),分别测量**一排座
椅的座垫**方(或座椅靠背**下方的**端,取两者中较后
的位置)与行李区**方(应考虑后背门关闭的状态,但不考
虑后背门内侧的储物盒等局部突出物)的纵向距离。
3.取三个纵向距离的算数平均值作为行李区的纵向长度
(若因座椅布置的原因,车辆纵向**平面处或其右侧平移
25%行李区横向宽度的纵向平面处无法测得数值,则取其余两
个位置测得的数值的算数平均值)。
(十一)乘客座椅汽车安全带的固**应合理,正常使用时,
肩带应能自然搭落在乘客肩部,不应导致安全带卷带跨越其他乘客
的上下车通道、影响其他乘客的上下车。乘客的上下车通道不包括
停车时需临时移动、折叠座椅以便其他乘客上下车的情形。
(十二)小微型面包车还应满足《关于加强小微型面包车、摩
托车生产和登记管理工作的通知》(工信部联产业〔
2014〕453 号)
相关要求。
三、清障车相关技术要求
(一)清障车不允许使用双层结构、厢式结构。
(二)拖拽式轻型清障车的托牵质量应大于等于 1000kg;
平板式轻型清障车的额定载质量(**托举质量与平板**装
载质量之和)应大于等于 1500kg。四、名词解释
本安全技术规范中下述名词的适用范围:
(一)轻型货车,指车长小于 6000mm 且总质量小于 4500kg,
在设计和制造上主要用于载运货物的汽车,但不包括微型载货汽车
和三轮汽车,也不包括多用途货车、封闭式货车、专用作业车,
以及由载客汽车整车或底盘、封闭式货车改装的专用汽车。
(二)小微型载客汽车,是指车顶外覆盖件(覆盖在车身
骨架表面上的车顶结构件,不包括行李架、天线等车顶结构件
上的附件)**离地高度大于或等于 1850mm,车长小于
6000mm 且乘坐人数小于或等于 9 人,单层地板,一厢或两厢
式结构,安装座椅的载客汽车。不包括轿车、运动型乘用车
(SUV)、越野乘用车、旅居车、专用校车及其他专用客车(如:
驾驶区与乘客区设有功能性隔断、布置旅行桌等**的商务用
载客汽车)。
(三)自卸式货车,指具有自卸功能的栏板式轻型货车,
包含自卸式垃圾车、渣土运输车、随车起重运输车等具备自
卸功能的栏板式运输类产品。
(四)面包车,指平头或短头车身结构,单层地板,发动
机中置(指发动机缸体整体位于汽车前后轴之间的布置形式,
无论与缸体相连的发动机进气歧管等部件是否位于前轴之上;
纯电动汽车与燃料电池电动汽车除外),乘坐人数小于或等于 9
人,安装座椅的载客汽车。
(五)载质量利用系数,指车辆**允许装载质量与车辆
6整备质量的比值,反映车辆质量利用的优劣。计算公式为:载
质量利用系数=(额定载质量+驾驶室乘员质量)/整备质量,计
算结果小数点后保留两位(不圆整)。
(六)拖拽式轻型清障车,指车长小于 6000mm 且总质量
小于 4500kg,具备托臂机构,能通过托臂机构托起被拖车辆一
端进行牵引行驶,车辆结构上不具备载货空间的清障车。
(七)平板式轻型清障车,指车长小于 6000mm 且总质量
小于 4500kg,具备可移动平板、牵引绞盘等机构的清障车。
7